软录 · 2023年3月10日

微信人际传播|微信传播的六大特点

1. 微信的传播模式有哪几种

传播模式是指研究传播过程、性质、效果的公式。卡尔·多伊奇1966年在《政府的神经》一书中曾论述过在社会科学中模式的主要优点。首先是模式具有构造功能,能揭示各系统之间的次序及其相互关系,能使我们对事物有一个很难从其他方法中获得的整体形象。在这一方面,模式能为各种不同的特殊状态提供一个一般的图景。其次是模式具有解释的功能,它能用间接的方式提供如果改用其他方法则可能相当复杂或含糊的信息。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反映不同观点和不同研究方法的多种模式,但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模式。早期多为单向线性模式,50年代以来普遍强调传播是双向循环过程。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是:1、“5W”模式又称传播的政治模式。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即: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 (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1948年由美国政治学家H.D.拉斯韦尔提出,后广为引用。西方认为“5W”模式概括性强,对大众传播的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它忽略“反馈”传播因素,有局限性。2、香农-韦弗模式又称传播的数学模式。1948年由美国数学家C.E.香农和W.韦弗提出。特点是将人际传播过程看作单向的机械系统。西方认为,此模式开拓了传播研究的视野,模式中的“噪音”表明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但是 “噪音”不仅仅限于“渠道”。3、两级传播模式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P.F.拉扎斯菲尔德提出。此模式强调“舆论领袖”的作用。西方认为,两级传播模式综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但夸大了“舆论领袖”的作用及其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依赖性,把传播过程简单化了。将受众截然分为主动和被动、活跃和不活跃两部分,不符合传播的现实情况。此模式以后演变为多层次的 N级传播模式。4、施拉姆模式50年代由美国传播学者W.施拉姆提出,是较为流行的人际传播模式。此模式强调传者和受传者的同一性及其处理信息的过程,揭示了符号互动在传播中的作用。图中的“信息反馈”,表明传播是一个双向循环的过程。5、德弗勒模式又称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50年代后期由美国社会学家M.L.德弗勒提出。在闭路循环传播系统中,受传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送者,噪音可以出现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此模式突出双向性,被认为是描绘大众传播过程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模式。6、韦斯特利-麦克莱恩式由美国传播学者B.韦斯特利和 M.麦克莱恩提出。图中 X指信源,A为传者,B为受众,C为把关人,F为反馈。此模式在突出信息的同时,特别强调把关人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图中B得到的是经过C过滤的信息。7、波纹中心模式由美国传播学者R.E.希伯特等在70年代中期提出。图中“代码”指文字符号系统, “调节者”指政府、 团体、 消费者,“过滤器”指文化和社会系统,“信息放大”兼有空间和心理的含义。如图所示,大众传播过程犹如投石于水池中产生的现象──石子击起波纹,波纹向外扩展到池边时又朝中心反向波动;在扩展和回弹的过程中,波纹(即信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此模式强调大众传播同社会、文化等的关系,显示了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性。8、一致性模式又称传播效果的心理模式。源于认识心理学理论。此模式认为,传播效果往往取决于传播内容对受传者固有信仰、观点、态度的威胁或强化程度。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T.M.纽科姆、L.费斯丁格和D.卡特赖特等。

2. 微信传播的六大特点

微信传播的特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微信传播包含人际传播、群体传播与大众传播三种类型。那么这三种传播方式以微信为媒介时将会具有即时性、高交互性、发散性、跟随性的特点。1.即时性。从技术的角度来说,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以光速计的,因此信息的传播都可以是即时的。2.高交互性。交互性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信息的交流和互动。按照交互的对象的不同,交互性可以分为人人交互和人机交互。所谓人人交互是指使用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所谓人机交互是指使用者和传播媒介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微信传播具有很高的交互性是其传播过程中一个重要特点。3.发散性。微信传播是点对点式的传播。也就是说信息从一个点程散射状线性传播从而导致传播数量成几何级数增长。这种信息传播形式使得微信传播具有非常强的扩散性和发散性。具体来说就是——转发、分享、多人转发、多人分享、更多人转发……这种链式传播路径。4.跟随性。跟随性是另一个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的显著特点。因为微信是根植于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应用。终端载体的移动性决定了微信传播的的跟随性。综上,由于微信传播所具有诸如即时性、高交互性、发散性、跟随性等特点,同时还可以实现在不同终端平台之间的跨平台无障碍信息传播,其通过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表现方式占有了巨大的市场份额。

3. 微博微信对人际传播造成哪些改变

微博改变的是人际传播的基本路径和方式,整合了过去邮件、论坛、门户、即时通信、博客、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各种传播方式。这种整合的实际功能是,你可以自由编辑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自由发布你想发布的信息。按照某位传播专家的分析:“传播重新回到了原始氏族的大树下面的状态”。换句话说,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嗓门”的大小把只在小范围传播的内容放大到不同半径。从这个角度看,微博似乎什么也改变不了,无非是给人们一个本真的自我表达路径。

4. 微信公众号传播模式有哪几种形式

1、自媒体传播

自媒体是指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它由传统的点对面传播发展为点对点传播,如今媒体定义早已广泛化,只要你拥有信息,拥有内容,借助微信,你自己就可以成为一个信息平台,成为一个媒体 。

2、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也被称为小团体传播,介于人际传播与组织传播之间,群体传播的内容具有着高度的相关性,即传播的内容与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息息相关,用户使用微信可以将与群体内各成员的利益高度契合的内容发到微信上,群体成员可以通过语音聊天、分享评论等方式参与到互动中。

3、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指媒介组织生产信息并将其传播给广大受众的过程,也是指受众寻求、利用、理解、影响这些信息的过程,它具有公开性、非强制性、单向性等,微信公众号主要面向名人、政府、企业、媒体等机构推出的合作推广业务。

发展历程

2018年6月27日,微信官方宣布,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开放转载功能,文章可以直接被转载,不需要人工再次确认。

2018年11月16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公众号注册将做调整:个人主体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由2个调整为1个;企业类主体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由5个调整为2个。

2018年12月29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功能再次升级,修改已发送文章的错别字上限由5个上调至10个,同时支持增、删和替换,但标题和摘要依然无法修改,修改机会依然有且仅有一次。

2019年8月,滴滴出行宣布,与万达酒店及度假村达成战略合作。用户可在万达酒店微信公众号内使用滴滴叫车。

2020年6月29日,微信公众号增加两项新功能,在文章底部新增了“分享”和“赞”。其中,用户点击“分享”可“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这两项新功能已陆续全量开放。

5. 微信朋友圈是人际传播还是大众传播

都是在传播

6. 新媒体时代消费者间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摘要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新媒体时代人际传播的新特点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7. 微信传播是人际传播吗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也是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这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比如两人当面谈话,互发电子邮件,一对一的网络聊天。人际传播的双向性很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与大众传播相比属于非制度化的传播。什么是大众传播,举例子的话或许更简单,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等。从传播对象来看,受众具有广泛性,没有局限于某个社会阶层或群体。从传播内容来看,大众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也有社会属性。作为生产信息的产业,通过市场实现了产品价值,而人们也消费了产品中的文化价值。微信的聊天、群聊、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这三个层级的传播聚合在一起三者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全面贯通。

8. 微博微信是大众传播还是人际传播

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机构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微博只是一个媒介平台,属于哪种传播类型要看传播的组织人是谁

9. 微信在人际传播过程中有哪些新特征

经济利益功利性目的性更强。

10. 如何应对微信朋友圈中传播的谣言

【应对方法】

1、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

由于朋友圈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人际传播。加上朋友圈把关人的缺失,对于谣言传播的管控,基本只能依靠网民自身的判断,判断的依据就是媒介素养,即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论和传输各种信息的能力。在新媒体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转变为传者的普通网民应做到不发布、不轻信、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

网络社会,虚假信息、垃圾信息充斥在网民的日常生活中。受众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奠定深厚的理论功底,才能正确解析信息,运用信息,有效地利用媒介完善和发展自我。

2、发挥传统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

面对网络谣言的泛滥,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电视、广播不应袖手旁观,一方面,微信中一部分图片、文字的分享内容来自传统媒体的报道,因此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力求真实、准确,从源头切断不良信息传播链。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权威性进行辟谣,发挥传媒正能量。

3、运营商要加强监督

运营商在盈利的同时也应担负起遏制微信谣言、净化网络空问的责任,通过实时监控、屏蔽关键词等举措,强化“把关人”职责。运营商还可模仿朋友圈广告主推广形式,在朋友圈对传播力度强、影响特别恶劣的谣言进行官方正式辟谣,减轻公众恐慌情绪。